妙笔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妙笔文学 > 厚土之恋 > 第二章·迁徙

第二章·迁徙

第二章·迁徙 (第1/2页)

头顶一片天,
  
  脚踏四方土。
  
  蓝天白云下,
  
  大地飞歌起。
  
  北风凌空过,
  
  鸿雁向南飞。
  
  三面山环绕,
  
  八方绿浪流。
  
  春寒初料峭,
  
  冬麦吐新芽。
  
  细雨招飞燕,
  
  微风唤烟霞。
  
  彤云垂天翼,
  
  暮雨卷珠帘。
  
  大雨倾盆泻,
  
  乌云压千山。
  
  一夜西风紧,
  
  万物披新装。
  
  寒梅香四野,
  
  瑞雪兆丰年。
  
  蛟龙离不开大海,雄鹰离不开天空,而人们离不开脚下的这片黄土地,我们生于斯,长于斯,日后也终将长眠于斯,这是每个人逃脱不了的宿命。
  
  土地不仅给予了我们营养,还给我们灌输了血液。土地可以滋养万物,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生灵,人死之后也应该归根于这片土地,用自己的躯体去滋养万物,回馈自然,让这一副“臭皮囊”发挥最后一点作用。俗话说得好:“树高千丈落叶归根,”大地从来不言,但却做了很多,让我们致大地以最深挚的敬意和崇拜。
  
  故乡,对于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最大的避风港。不管身在何方,不管遭遇多少困难,想起故乡,想起农村的十万大山,想起那些熟悉而又善良的面孔,想起曾经天真无邪的童年,内心深处都会激起阵阵温情。土灶台上的大铁锅,灰暗陈旧的老瓷碗,淡黄发霉的旧年画,高大冷清的土坯房,还有母亲没完没了的碎碎念……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老。
  
 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,家乡的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而又绵长的小河。小河在春天开始缓缓地流淌,流过美丽的杨柳岸,流过胖胖的小脚丫,流过蜿蜒曲折的四季,流过天真无邪的童年。小河像一条沉睡的巨龙,有着九曲十八弯的姿态。
  
  夏天突发暴雨时,河床就会升高,四周的沙地会被洪水淹没,一些庄稼也会被洪水吞噬。洪水过后,整片河滩都是泥沙的王国,还有从上流冲击下来七零八落的东西,有五彩斑斓的小石头,有搁浅在沙滩上活蹦乱跳的小鱼和泥鳅,还有筛子簸箕背篓树根等等。很多小孩儿下完雨都会提一个小篮子在河边等着,去捡一些好看的贝壳和鹅卵石。
  
  雨季来临的时候,小河就成了孩子们不可逾越的障碍,很多小学生的家在小河东岸,学校在小河对面的西岸。放学以后,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会脱掉鞋袜,挽起裤腿,自己过河回家去。而小一点的孩子,尤其是小女孩,只能安安静静地站在河边等待着,看看有没有自己的父母或者好心人来背他们过河。
  
  离学校较近的一些家长在接送自己孩子的同时,也会把那些不敢过河的小孩子一个一个背过去。那个时候,农村的小孩子不会说太多感谢的话语,但是他们把这份恩情默默牢记在了心里,再过几年甚至几十年,都不会忘记那些曾经背着他们过河的好人。冬天,河面会结一层厚冰,孩子们可以在上面溜冰,这条小河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。遇到干旱年份,秋冬季节这条小河就会断流。
  
  河滩的两侧都被大山环抱着,河滩的左侧形成了一条条细长的小山谷,就像是一条条张开的口袋,又像是半个切开的陀螺。河滩的右侧是连绵不绝的黄土高坡,山峦整体要比左侧高。后来在上面开垦出一片片梯田,种上了大片的小麦和五谷杂粮,微风吹过,一片片麦浪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,此起彼伏。秋天的田野就像是金黄色的地毯一样,让人如痴如醉,心旷神怡。
  
  山脚下的河滩四周是低平的沙地,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片河滩上繁衍生息,开枝散叶,辛勤劳作,自给自足,过着恬淡而平静的生活。
  
  随着家族人口日益兴旺,河滩上的土地已经难以养活所有的族人,为了开辟更多的土地,有些人开始移居到大山环抱的山谷里面,我的天祖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带着族人来到了河滩左侧一个名叫上岔的小山谷里定居。后来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,原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,曾祖父带着家人又开始迁移。
  
  曾祖父带着家人另辟新居,翻过了原来居住的上岔,来到了它的邻谷下岔。从此我们家族一分为二,曾祖父三兄弟也在高祖父的安排下分成了三房,老大和老三还在上岔,我曾祖父是老二,也是三兄弟里面最老实本分的一个。曾祖父刚搬过来的时候一贫如洗,家徒四壁都算不上。高祖父家里本来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,之前的那个老院子是一个土城堡,高墙大院,举目四望只能看见头顶的一片天。在饥荒年代,大家唯一的信念就是活着,所有的劳动和奋斗都只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活下去。
  
  后来因为老院子的风水不好,他们都搬家了,兄弟三人都自己找地方重新安家。说是分家,其实只是把人分开了,并没有什么可以分割的财产和资产,大家都一样,基本上是净身出户。
  
  曾祖父分到了一块纯天然石头打磨出来的石磨,石磨是曾祖父背过来的,至少有三百斤重。不管是小麦还是五谷杂粮,都用这个石磨来磨,粮食丰收了,家里会第一时间拿一点新粮食放到石磨上磨出来尝尝鲜。磨孔比较小,一个人从早到晚也磨不出来多少细面,推一段时间就得休息一会。有毛驴的人家会把驴的眼睛用黑布蒙上让毛驴来推磨,这既加快了磨面的速度也节省了体力。这个石磨我小时候还见过,现在已经不知所踪了。
  
  曾祖父刚搬过来没有房子,也没有盖房子的材料,他就带领家人在厚厚的墙艮上凿了三孔窑洞作为新家定居下来,开始了新生活。窑洞外面没有大门,就用一块薄木板挡着,晚上里面用木棍顶住。这在当时非常危险,每当月黑风高的时候,都能听见山梁上成群的狼嚎。当时野狼很多,它们成群结队,浩浩荡荡,听老人说最多的时候可以看到十几只狼在山顶集结或者狂奔。野狼大概是饿极了才冒险跑出来觅食,它们经常偷吃羊圈里的羊,有时候甚至在白天,狼群实在无法忍受饥饿也会堂而皇之地攻击在山上吃草的羊群。虽然有牧羊犬看护,但还是顾头难顾尾,所以大家对狼既怕又恨,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狼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,除非是它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