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笔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妙笔文学 > 犁汉 > 第七百一十五章:先登

第七百一十五章:先登

第七百一十五章:先登 (第1/2页)

当龙门山大营的泰山军吏士们得知将要开拔上战场的消息,欢呼狂热就在营地内弥漫开来。
  
  无数吏士们欢呼雷动,他们举起兵刃向统帅于禁致敬,这些渴望战功的泰山军吏士们已经急不可待了。
  
  不到半日,三分之二的泰山军吏士离开大营向着东面的大谷口外进发,于禁只留下了两个军负责守护伊水通道。
  
  但这份狂热欢呼中,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兴奋的,有一些人对于禁的方略忧心忡忡。他们认为于禁可能过于轻率了,将敌军放入盆地,真的就那么万无一失吗?
  
  但不论是喜悦还是忧心忡忡,泰山军的四个军还是走上了去往万安山的道路。
  
  于禁所带的这四个军,分别是飞虎军的徐晃、龙捷军的张达、鹰扬军的许仲、定武军的吕翔。
  
  四军人数在一万八千人上下,其中骑军就有八千,这等高比例的骑兵配置也就是当年老中护军的底子才能配得齐。
  
  就这样,接近两万人的军队就逶迤向东,准备与万安山那里的胡母丘部汇合。
  
  万安山东接嵩岳,西连伊阙,正处在大谷关通道的内口,也是京都在东南的最后一道屏障。
  
  从龙门到万安山大概六十里左右,大军行了两日才见到巍峨入云的万安山。
  
  而这个时候,鞠义的大军早已到达。
  
  ……
  
  大谷口的山道内,袁军正艰难的搬运着军资。
  
  虽然大谷口号称“大谷”,但对于数万人规模的大军来说还是狭蹙了,更不用说袁军还携带了大量的军车。
  
  这些军车在现在作为辎重来用,在战时就会被用来作为拒马、胸墙。
  
  此时,这些袁兵就在清理着道路上的障碍为后面的军车提供通行。这些障碍都是谷口外的那些泰山军布置的,有落木、积石、甚至还有陷坑,让这些清障的袁兵苦不堪言。
  
  特别是陷坑,袁兵因为缺乏土石,压根无法填埋,也不知道那些泰山军将这些挖出的土方运到了哪里。
  
  没奈何,那些袁兵不得不将军车上的物资先搬运下来,看看能不能人驮运过去。
  
  一般来说,每辆军车大概装运了十到三十包军资,包括粟米、盐巴、箭矢,一开始袁军还小心搬运,但后面搬得烦了,直接就一包包扔在地上,只有一些老实的吏士才继续背负着军资落在一起。
  
  一时间,道路两旁到处都是散乱的军资,人车马都挤在这狭长的通道上,叫苦不迭。
  
  这个时候,后面过来一个军将,他看见前头混乱的样子,立即怒斥:
  
  “谁让你们这样做的?都起来听我指挥。”
  
  那些袁氏武士的老油子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人正是督将满宠,不敢怠慢忙吆喝着仆隶、军余和袍泽们赶了过来。
  
  满宠先是看了看那陷坑,随后思索了一会,就下令:
  
  “你们将这几辆军车都推下去,剩下的就掘点附近的土,一个地方掘一点,这坑不就填了吗?”
  
  但满宠的话让这些武士迟疑,他们道:
  
  “督将,这兵车都是有数的,到时候到了地方法曹查下来,咱们可要受罪。”
  
  满宠怒斥:
  
  “让你们做就做,什么时候轮到你们去担事?我还没死呢。”
  
  说完,他就挥手让人去做。
  
  于是,这些武士一番忙碌下,这个陷坑被填平了,队伍又开始继续向前。
  
  只是苦了那些军余,现在要额外背负一份军资,踉踉跄跄的跟随大部队向前了。
  
  ……
  
  在满宠解决前军的事情时,在他们的不远处的一个缓坡上,袁军统帅鞠义的行军大纛就安置在这里。
  
  在此处,到处可见怪石林密,果木丛生,有清泉涌流,鸟语花香,真是一个好地处。
  
  这里已经属于万安山的北坡了,在这个位置,整个坡度都在变缓,整个半坡山腰有十几处宫室,此时已经空无一人。
  
  这也省了鞠义的人搭建帐篷,索性就在这些宫室停驻了。
  
  此刻,在一处宫室内,鞠义正好奇的看着宫室内的陈设,然后问边上的枣祗:
  
  “枣君,咱们这是在哪里,怎么还有宫室呢?”
  
  枣祗是颍川人,离这里不远,对万安山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,他告诉鞠义:
  
  “鞠帅,这里是一些帝墓的上宫,实际上后面还有一些神道碑和石像生,鞠帅没见过才认不出。”
  
  鞠义是凉州人,从来没见过帝王陵墓,没想到领军打仗的时候倒是见了一回,但他疑惑了:
  
  “这地方是哪个帝王的?怎么还葬在这里呢?”
  
  枣祗摇头笑道:
  
  “鞠帅,这就是咱们本朝帝王的,明帝、章帝、和帝、殇帝、质帝、桓帝都有上宫在这里。”
  
  鞠义这下更是疑惑了,他不解:
  
  “我以为天家都是葬在北邙的,为何会葬在这万安山呢?”
  
  枣祗莞尔一笑,说道:
  
  “这不过是偏鄙无见识的话,实际上我国朝帝墓分南北兆域,北系帝墓的确在邙山,但南系帝墓就在伊水河谷地内,就靠近万安山。只不过咱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并不是这些帝墓所在,而是一些方便祭祀的上宫,毕竟南向地,就属这万安山最为催高。”
  
  枣祗说“偏鄙无见识”这五个字的时候,鞠义的脸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,他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说他是鄙夫。
  
  总是这样,无论他鞠义到底立下多少战功,在这些颍川大族面前还是得不到任何尊重。
  
  鞠义这个时候已经没了谈兴,但枣祗文人习性,总是好为人师,此刻谈兴上来了,还在那滔滔不绝:
  
  “这帝墓有礼葬,遵从旁近祖考,同辈不共兆域的原则,所以同辈之间是不能葬在一个区域的。是以帝墓都分南北域,就是遵从礼制。这不仅是本朝如此,前朝也是这样。”
  
  鞠义的反应很冷淡,他淡淡问了句:
  
  “看来这礼真的是从生到死,无事不循嘛。”
  
  枣祗点头,他抚着长髯,怡然自得:
  
  “这就是我辈之大任啊,这天下人人循礼,这天下就乱不了。”
  
  却听鞠义嘲讽了一句:
  
  “事礼?哼!那些满口仁义礼乐的酸儒有几个师?这天下乱了,到底还是要靠我们武人来敉平,靠嘴念经可念不死泰山军。”
  
  说完,鞠义拂袖出了宫室,留下被怼的枣祗脸是青一阵,紫一阵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