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笔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妙笔文学 > 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> 第十六章:天下暗流

第十六章:天下暗流

第十六章:天下暗流 (第1/2页)

薛仁贵带着八千洛阳禁军奔赴关中,而后从关中的诸折冲府一路调兵遣将,颇有一种昔日汉廷禁军一路出征,征调六郡良家子的风范。
  
  在薛仁贵出征时,洛氏也有不少子弟跟随前往,尤其是没有爵位继承的次子,不少随着薛仁贵出征。
  
  宰相们一直在关注着青海战事,后勤大总管已经到位长安,为薛仁贵镇守后方以及提供粮草。
  
  洛阳城依旧在不断修建宫殿,从天圣年间迁都到神都之后,李治和武曌就一直都在修建各种宫殿和庙宇。
  
  李治的身体越来越差,在任命薛仁贵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之后,他就再一次的因为头风而陷入不能视事的地步,甚至夸张到了,连续三次都没有上朝的地步。
  
  面对这种情况,李治不得不彻底将政务委任给武曌,让她咸决内外诸事,而后他又将洛君卓召入内殿中,在现在这种时候,只有少数几个人是可以进入他内殿的,洛君卓就是其中之一,对于李治而言,洛君卓终究是和其他洛氏子不同的。
  
  望着满殿的浮华,洛君卓心中满是感慨,当今天子和先帝还真的是不一样,先帝的时候,这里说不上素雅,但至少还是不奢华的,但当今天子和天后,都崇尚浮华。
  
  再看躺在病榻上的天子,面色枯黄,任谁看来都已经是油尽灯枯,命不久矣的样子,但稍微了解一下情况,就知道天子这幅油尽灯枯的样子,已经好多好多年了,谁都不知道天子还能活多久。
  
  洛君卓收起心中的思绪,来到病榻前,招手让宫女下去,几位宫女便福一礼之后退下去,洛君卓温声道:“陛下,臣来了。”
  
  李治缓缓睁开眼,眼前是一片光陆迷离的眩晕,让他有些难受,就是这种严重的症状,让他这些年不得不把权力让给武曌,如果他身体健康,还真的没有武曌二圣临朝的份。
  
  “紫阳,你来了。”
  
  现在的李治,心态已经比起前些年逼迫长孙无忌的时候,好了很多,毕竟现在所有能够和他作对的人,都已经被他彻底的搞倒了。
  
  这世上没有什么人是不会变得,尤其是君王,更不要说李治这种病魔缠身的人,就算一个人有再大的雄心壮志,在数以十年且根本就见不到未来的病痛下,也基本上不可能再有什么别样的奢求了,也该让自己那颗不断躁动的心沉稳下来。
  
  在进宫前,洛君卓就大致能够猜到李治想要和自己说什么,能在这个时候成为这个人,说句实话,洛君卓还是有几分欣慰的。
  
  “紫阳,你和朕认识很久了吧,有些记不清了。”
  
  洛君卓沉吟道:“陛下是贞观二年出生,臣是贞观三年出生,到现在的确是很久了,毕竟就连孩子都可以成婚了。”
  
  说起孩子,李治低声笑着说,“天后好像一直都想把太平嫁进洛氏,年龄和太平合适的孩子,就那几個,其中就有你的孩子,你是怎么想的?”
  
  李治和武曌有两个女儿,大女儿安定公主从小就体弱,而且比较像李治,从小身体就不好。
  
  太平公主就完全像武曌,身体很好,毕竟武曌可是能熬了那么多年,然后连续生孩子,在怀孕期间还能一边宫斗,一边处理政务,还有时间和精力学习的强悍女人,就算是男人,能有武曌这种身体和精神素质的也少见。
  
  洛君卓揉揉头道:“天后曾经隐晦的和臣以及几位兄弟提过,想过继一个儿子到大姐名下,臣估计,天后是想要和大姐结亲,但大姐没有孩子,亦或者其中还有什么臣所不知道的隐秘。”
  
  这就是洛氏和洛氏之外的人不一样的地方,洛氏有圣痕在,就算是一辈子不见面,就算是几百年不见面,但也不会有什么生疏,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精神联系。
  
  但是对于外人来说,那就分的很清楚了,就算是李世民也不能免俗,洛君成、洛君卓、洛君薇,这都是洛玄夜和李秀宁的亲生儿女,所以他就自然而然的对这三个人更好,毕竟这是亲外甥。
  
  武曌这种比较情绪化的人就更是如此,因为洛君薇的存在,以及对素王等,所以她对于洛氏是有天生的信任存在的,但这份信任也是有区别的。
  
  比如对于洛玄云,就比对身为先帝嫡系的洛玄凌更加信任,对于洛君卓这个李治嫡系,就比较疏远,这都是人之常情。
  
  这个世上,没有任何一个人,敢说一句,自己能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,不双标就不算是人,而是圣人了。
  
  李治闻言缓缓皱起眉头,似乎是想到了什么,洛君卓一看李治的表情,就知道这里面还真的是有事,天后真的在计划着什么。
  
  李治回忆着之前夫妻二人偶然聊天的时候谈笑的言语,带着一丝郑重低声对洛君卓道:“之前天后和朕言笑的时候的确是说过,表姐现在是金城郡公,但这不是结束,再往后她想要给表姐一个国公的爵位,而且是那种春秋大国的旧爵,她想要让表姐身上的爵位传承下去,对于洛氏来说,大概也是一种纪念,如果可以的话,你可以答应天后的要求。”
  
  洛君卓先是沉默着点点头,而后又低声道:“这也算是陛下对臣的一份交代吗?”
  
  李治召见洛君卓,就是为了在现在这种身体难以为继的情况下,有一些交代,那现在这件事,自然也算是一种交代了。
  
  李治闻言收起了那些闲话,“朕此番将你召来,实际上也不知道到底要说些什么,朕只是看史书上,总有一些君王,因为最后没有交代好后事,而突然崩殂,最终导致社稷出现大问题。
  
  对于大唐的未来,有天后在,还有你们一众臣子,朕其实本来是不应该太担心的,但天后这些事,让朕愈发的琢磨不透,朕有时候也搞不清她想要做什么,这让朕心里很是不安啊。
  
  这件事本来是应该交给雍国公的,但雍国公年纪不小了,他是先帝时期的老人,又是冲阵的猛将,这些年身体的亏空恐怕不小,可能天不假年,新生代中,朕也只能信任紫阳你了。
  
  伱是朕的表弟,从小一起长大,在宗亲外戚中,能比得上你的基本上没有,你还娶了朕最宠爱的妹妹,我们是真正的一家人,比朕的那些兄弟还要亲近。
  
  朕曾经听闻古代有君王想要托孤,但是最后环视周围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托孤的人,现在朕起码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。
  
  说起托孤,这也真的是有些可笑,朕甚至都不知道该要将谁托付给你。
  
  紫阳,你知道,朕为什么没有再立太子吗?”
  
  从太子李贤被废后,武曌不愿意再立太子,认为剩下的两个人都不合格,让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是,李治竟然也没有坚持要立太子,如果李治坚持的话,实际上武曌是阻止不了的。
  
  现在听来,李治似乎是有自己的思路,洛君卓没说话,静静等着天子的解释,“天后的权力,从天圣年之后,已经和朕没有区别了,如果朕不说话的话,那她说什么,都似乎就像是君王一样的正确。
  
  立了太子,她也能废掉,就算是立了皇帝,难道就不能废吗?
  
  至于天子之位,朕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,朕还活着的时候,天子之位能禅让出去吗?
  
  这天下间能出现两个受命于天的人吗?
  
  朕曾经听闻,邦周以来有天不见天的说法,可是真的吗?”
  
  洛君卓闻言脸色有些沉凝,“陛下,诸夏的文明以及精神世界,从邦周开始,和前面就截然不同了,素王的降生改变了这一切。
  
  ‘沉寂的黑暗被雷霆划开,金色的光耀眼夺目,如同创世的神明划开光暗和分开天地,整个世界都带上了鲜艳的彩色,生动跃然于万人之前。’
  
  这绝不是虚言,一直到现在,几乎所有的礼仪制度等,都是从那个时候定下的,天的至高无上,彻底确定,从汉朝开始,天之下,只有一个天子,这便是至高无上的法则。
  
  按照家族的记载,天命的选择,是伴随着王朝而运行的,一切的天命,都从初代的君王那里开始,换句话说,汉得到天命的是汉高帝刘邦,后面的君王,汉孝惠帝,汉孝文帝,都是传承汉高帝的汉室天命,而不是本人受命,这样说,陛下可以理解吗?”
  
  李治闻言恍然,极度的震撼,没想到会是这样,“那汉孝武帝?”
  
  洛君卓点点头道:“汉孝武帝可以说是传承汉室天命,但即便是没有汉室天命,他自己也有天命,由素王赐下的天命。
  
  先帝也是一样,但素王这种特别的喜爱,只赐予少数人。”
  
  洛君卓的意思就很明显,大唐的天命按理来说是从高祖李渊开始的,但实际上就算是没李源,李世民也可以得到天命,李治对此倒是没什么感觉,在大唐,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,大多数的大唐子民,一提起,基本上都是我太宗文皇帝如何如何,李渊属于一个非常边缘化的人物。
  
  洛君卓的话却还没有说完,“汉朝经历了那个多君王,到了先汉末年的时候,当时的皇帝就已经心中有所预料,所以根本就不敢继承天子之位,这才有了汉光武皇帝再受命。
  
  这再受命。
  
  受的不是皇帝位,皇帝位是禅让而来的,是受的天子位,汉朝的天子位从这里再次随着王朝的延续而一代代的延续,冠在之后的皇帝头上,一直到汉灵帝这个独夫的出现。
  
  所有人都知道,汉朝的天命是要终结了,在汉灵帝之后,实际上还有两个汉朝的皇帝,有汉朝的正统,有义士慨然道‘凛凛人如在,谁云汉已亡’,但汉的天命却没有了。
  
  季汉的宣烈皇帝没能再次受命,一直到隋朝一统天下,臣这么顺着说下来,陛下可知道天命这到底是什么了吗?
  
  天命是随着王朝迁转的,但如果陛下你真的禅让的话,那天命将永远都不会再冠回到你的头上,所以陛下可一定要慎重啊。”
  
  经过洛君卓的讲解,李治基本上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,传承权力比较容易,但想要将神圣传承下去,那就不简单了。
  
  正常来说,等到李治死后,新的大唐皇帝只需要正常走流程,就可以得到一切。
  
  但如果李治想要玩花活的话,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了,而是要新的大唐皇帝走一套认可的流程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